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繼承和弘揚黨的光榮傳統與優良作風,激勵黨員干部砥礪初心使命、強化理想信念,8月20日,豐樂香料黨支部組織黨員、入黨積極分子及共青團員赴廬江縣開展主題教育活動,通過實地參觀革命遺址、聆聽紅色故事、重溫入黨誓詞,帶領全體人員在沉浸式學習中接受黨性錘煉,汲取奮進力量。
銘記奮斗史詩,弘揚實干擔當。活動首站走進被譽為“皖中紅旗渠”的舒廬干渠紀念館。這座以水利工程為主題的展館,通過“憧憬·潛川大地盼清流”“拼搏·千夯萬硪鑄干渠”“蛻變·長渠當歌造沃野”“幸?!ご竺缽]江奏華章”四大展區,系統呈現了千萬廬江兒女肩挑手扛、切嶺筑渠、引水上崗的修渠歷程。一組組數據令人震撼,全長78公里的干渠歷時8年建成,灌溉農田50萬畝,徹底改變了廬江“十年九旱”的面貌,鑄就了“人間天河”。如今舒廬干渠作為一條“黃金水道”已深深融入廬江發展的肌理,持續為區域的農業命脈、生態安全與防汛抗洪工作注入強勁動力。
廬江是一片浸潤著紅色基因的熱土。1939年5月,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在此成立,張云逸、鄧子恢等革命先輩曾率領部隊浴血奮戰開辟出皖中抗日根據地。活動第二站,全體人員來到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紀念館。這座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內陳列200余幅珍貴歷史照片、文獻資料和實物,系統展現了指揮部從建立、發展到壯大的光輝歷程。在講解員的深情講述中,黨員們仿佛回到烽火連天的歲月:江北指揮部整編部隊、東進皖東、鞏固根據地,指揮了周家崗反“掃蕩”等著名戰斗,為華中抗戰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。展柜中銹跡斑斑的步槍、泛黃的行軍地圖,無聲訴說著“鐵軍”將士不畏犧牲、一心為民的崇高精神。午后,隊伍奔赴金湯湖紅色教育基地開展團建活動。這里曾是新四軍江北指揮部開展抗日活動的重要區域,在此指揮了皖中、皖東地區的多次戰斗,鞏固了抗日根據地,此外新四軍在此幫助群眾春耕秋收、建立戰地醫院,百姓則自發為部隊送糧送鞋、傳遞情報,湖光山色間鐫刻著軍民魚水情深的記憶。
烽火憶崢嶸,清渠映初心。此次活動既是一次革命歷史的溯源之旅,更是一次滌蕩心靈的黨性教育。從新四軍的鐵血忠魂到干渠建設的艱苦奮斗,紅色廬江為我們提供了鮮活教材。大家紛紛表示,要以革命先輩為鏡,持續深化黨史學習教育,把紅色基因轉化為攻堅克難的實干擔當,在安全生產、技術創新、市場開拓中當先鋒、打頭陣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紅色動能。





